您好,欢迎来到淄博蓝天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!

咨询时间:08:30-18:30(周一至周日)

网站首页 >> 儿童青少年 >>学校教育 >> 亲子教育之同情心养成
详细内容

亲子教育之同情心养成

现在的孩子从父母那听得最多的其中一句话:远离陌生人!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这样的教育行为是否能让孩子性格健全成长?答案是否定的,为培养更为健全完善的人格,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的同情心养成呢?

 陈东来和妈妈去逛商场,看到商场门口有一个乞讨老人。陈东来觉得他很可怜,就对妈妈说:“我们给他几块钱吧,我想帮助他。”

  妈妈说:“你还记得昨天晚上看的电视吗?上面很多人装乞丐骗钱,如果这人是骗子,骗了你怎么办?”陈东来想了想说:“那我还是想给他几块钱帮帮他。妈妈你想啊,如果他不是骗子,我们没有帮他,是不是不应该啊?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怕别人是骗子而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要是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,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再敢去帮助别人了,这几块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,对他来说说不定真的很重要呢。”

  妈妈点点头,掏出了钱,同时抱了抱陈东来说:“孩子你的心眼儿真好,妈妈为你骄傲!”

  同情心是一种美好的品质,它能让孩子增进对别人的理解,能够迅速感知别人的痛苦处境,从而理解他人,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。同情心强的孩子不会以自我为中心,能够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
  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,就会只关注自己的利益,年纪小时会出现吃“独食”、霸道的现象,长大了会冷漠、薄情、寡义,无法体察别人的情绪,更不愿意在危难中帮助他人。

  同情心让孩子的个性更温和、包容,能够宽容他人的过错、失败,这类孩子能够逐渐积聚人气,变成一个人缘很好的人。相反,同情心淡薄,对人的处境不闻不问,对他人的困难视而不见,因此也无法赢得人心,变成一个不受人欢迎的人。

  同时,父母也要教孩子学会辨别真假,识别利用同情心骗取他人钱财的骗子,否则同情就会被不良分子利用,让本来美好的事情给孩子留下阴影。

  建议1:别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

  父母的溺爱、包办,是导致孩子缺乏同情心的主要原因。孩子在家里是小“皇帝”,眼里只有自己,遇到条件比自己差的人,马上就会嘲笑、讽刺,看到别人犯了错,也会幸灾乐祸,而不是去同情、关心和帮助,这不是一个父母期望的健康孩子。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,学会自我管理,不依赖父母,不以自我为中心。

  建议2:让孩子体验助人的快乐

  让同情心在孩子的心里扎根,离不开父母的引导。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关心人、帮助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。

  赵大娘无儿无女,是社区的五保户。陈谦和居委会大妈是赵大娘家的常客,常常去给赵大娘帮忙,陈谦说:“帮助她我觉得很快乐。”

  父母对他的行为很支持,说:“你给予别人帮助,别人就会回馈你感激,关怀和温暖,所以你会觉得快乐。”

  孩子能够时常帮助人、关心人,就会因为对方的感激而感到温暖和快乐。尽管孩子不图别人的回报,但是对方由衷的感激和赞美,对孩子也是一种有益的激励。

  建议3:鼓励孩子为父母服务

  家庭生活中,让孩子为父母服务、体贴父母,也有利于孩子同情心的培养。孩子能够照顾父母,考虑到父母的情感需求,就能延伸到帮助他人,为他人着想。

  蒋勇从小就很孝顺,他总是很体贴父母。每天父母一回家,他就会帮着放包、拿拖鞋、递上一杯茶。如果父母生病卧床了,他还会细心地照料。蒋勇的这些行为也常体现在同学、邻居身上,大家都夸他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。孩子爱自己的父母,进而发展成爱别人,孩子帮助父母,进而延伸到帮助别人。同情心的培养也一样,孩子能够父母具备同情心,进而也能对他人给予同情心。



seo seo